2019年“英才计划”启动,计划培养800名左右学生。
由中学负责推荐品学兼优、学有余力、对基础学科具有浓厚兴趣的高一和高二年级学生。
要求相应学科成绩排名应在年级前10%,或者综合成绩排名在年级前15%。
一起来了解一下:
2019年,“英才计划”计划培养800名左右品学兼优、学有余力的中学生走进大学,在自然科学基础学科领域的著名科学家指导下参加科学研究、学术研讨和科研实践。
什么是“英才计划”?
为落实《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国家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的有关要求,中国科协和教育部自2013年开始共同组织实施中学生科技创新后备人才培养计划(简称“英才计划”)。
“英才计划”旨在选拔一批品学兼优、学有余力的中学生走进大学,在自然科学基础学科领域的著名科学家指导下参加科学研究、学术研讨和科研实践,使中学生感受名师魅力,体验科研过程,激发科学兴趣,提高创新能力,树立科学志向,进而发现一批具有学科特长、创新潜质的优秀中学生,为“基础学科拔尖学生培养计划”输送后备力量,并以此促进中学教育与大学教育相衔接,建立高校与中学联合发现和培养青少年科技创新人才的有效模式,为青少年科技创新人才不断涌现和成长营造良好的社会氛围。
“英才计划”目前在15个省市的20所高校实施,在6个省市的10所高校开展省级试点。学生在所在城市实施高校接受为期一年的培养,也可根据个人意愿申请参加继续培养。2013-2018年间,已有3000余名优秀学生接受了培养。
2019年“英才计划”覆盖范围
涉及学科
15个省市20所高校
2019年, “英才计划”将在15个试点省市的20所高校实施,在6个省市的10所高校开展省级试点。
15个试点城市及20所大学:
北京、上海、天津、哈尔滨、长春、南京、杭州、合肥、厦门、济南、武汉、广州、成都、兰州、西安
6个省级试点单位10所高校
6个试点省份及10所大学(东北大学秦皇岛分校隶属于东北大学):河北省、内蒙古自治区、辽宁省、河南省、湖南省、重庆市
试点的20所高校主要是文理综合,且数、理、化、生、计算机综合评估较前的院校。未入选的天大、同济、华科、东南、电子科大等工科强校的主要重点则在工科上面。当然也有地域平衡的考虑,除了京沪两地高校较多之外,其它省份最多只有一所高校入选。这20所高校也基本都是国内历史悠久的传统强势高校,不管是其学科实力还是人才培养上面都有着先天优势。比如兰州大学和吉林大学,虽然近年来由于各种因素导致高考录取分数线持续走低,但是其在人才培养和科研产出上依然表现优秀。
以下图文综合自:2019年“英才计划”工作实施方案、青塔网等)
英才导师,优秀学生
导师推荐:
“英才计划”导师原则上从“基础学科拔尖学生培养计划”导师中推荐,以两院院士、“千人计划”国家特聘专家、“长江学者”特聘教授、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国家级教学名师、省级教学名师为主。
导师应组建由热心青少年科技教育专家组成的培养团队,团队成员原则上应具备博士学位或副高以上职称。
学生遴选
省级管理办公室根据本省工作实际确定参与中学,并联合相关高校及中学向中学生广泛开展宣传动员工作。中学负责推荐品学兼优、学有余力、对基础学科具有浓厚兴趣的高中一年级和高中二年级学生参加报名。学生相应学科成绩排名应在年级前10%,或者综合成绩排名在年级前15%。学生根据个人兴趣爱好及高校导师的研究领域选报导师,并提交相应材料。
2019年计划培养中学生800名左右,每位导师培养学生数不超过5人。省级管理办公室和高校经全国管理办公室同意后可在保证质量前提下适当增加培养数量。
兴趣导向,名师引领
培养周期:
“英才计划”学生培养周期为一年(2019年1-12月);结束后,学生可继续报名参加下一年度培养。报名程序与新一批学生相同。
培养原则:
1.兴趣导向。导师应从中学生的兴趣和特点出发,遵循因材施教原则,制定切实可行的培养方案,使学生实质参与科学研究,锻炼学生自主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为激发学生对基础学科的兴趣创造条件。
2.名师引领。“英才计划”导师以著名科学家为主,注重发挥著名科学家在精神熏陶、学术引领和人格养成中的重要作用。导师及培养团队应着眼于为国家培养未来拔尖科技创新人才,严格要求,精心培养,引导学生树立远大的科学志向。
培养方式
1.导师培养:导师应充分利用高校科研平台和学术资源对学生进行培养。导师根据学生不同特点,采取指定阅读书目、参加学术讨论、听取学术报告、指导课题研究等方式培养学生,使学生真正了解学科发展方向,切实体验科研过程。对于兴趣爱好或科研项目属于交叉学科或边缘学科的学生可以推荐高校内部不同学科导师、不同实验室或校际间的合作共同培养。
导师应保证必要的时间和精力投入,原则上应每月至少与学生面谈一次,对学生进行当面指导。导师应要求学生投入必要的时间和精力,原则上培养周期内学生到校参加培养不应少于10次,督促学生在每次活动后登陆网络平台提交《成长日志》,记录培养过程。导师及培养团队应加强与中学教师的联系,视情况邀请中学指导教师加入培养团队,协助导师督促学生积极参与培养。
2.科学实践与交流活动
五个学科工作委员会每年组织优秀学生参加学术会议、培训班、大师报告、夏(冬)令营、论坛、交流会等多种学科交流活动。全国管理办公室还将组织野外考察等综合性实践活动,选拔推荐优秀学生参加国际竞赛或交流活动,与国外优秀青少年、科学家进行交流,提高对世界科学前沿的认识,开阔国际科学视野。
参与“英才计划”你将从中收获什么?
在这里
你天马行空的科学幻想不必深藏心底
可以获得很多同龄人无法想象的资源
↓↓↓
接触各学科“顶尖学者”
在他们的指导下
学习如何科学地“开脑洞”
“英才计划”的导师将完全以你的兴趣爱好为出发点,以个性培养为使命,帮助你在兴趣中自主发现问题、自主解决问题,帮助你将心中的小设想变成现实,享受科研带来的乐趣。
此外
你还可以
↓↓↓
走进国家重点实验室
亲手操作实验室中各种精密仪器
参与形式多样的国际交流活动
(英特尔国际科学与工程大奖赛
丹麦青少年科学家竞赛
日本樱花科技计划
伦敦国际青少年科学论坛
日本超级理科高中学生展示活动……)
在来自世界各地的青少年学霸面前一展风采
参加丰富多彩的科学实践活动
(“明日之星”交流会
野外考察
冬令营
夏令营
暑期培训班
学术论坛……)
认识更多志同道合的朋友
……
你负责提供好奇心
“英才计划”助你放飞科学梦想
报名条件
“英才计划”省级管理办公室将根据各省工作实际确定参与中学。由中学负责推荐品学兼优、学有余力、对基础学科具有浓厚兴趣的高中一年级和高中二年级学生参加报名。学生相应学科成绩排名应在年级前10%,或者综合成绩排名在年级前15%。被推荐的学生可在英才计划官网(www.ycjh.org.cn)自由申报。(具体可咨询校内科技老师。)
学生根据个人兴趣爱好及高校导师的研究领域选报导师,并提交相应材料。省级管理办公室和高校联合对报名学生的学科基础知识和创新潜质进行笔试、面试。目的是选拔真正对基础学科有兴趣、并有科研潜质及创新意识的中学生加入计划。
导师根据学生报名材料和笔试情况确定进入面试人数。学生通过面试后将正式进入计划开展为期一年的培养学习。
2019年“英才计划”各阶段详细安排
(一)推荐导师
2018年11月20日前:参与高校推荐符合条件的导师,经省级管理办公室审定后,导师网上录入个人和培养团队信息(www.ycjh.org.cn)。
(二)学生网上报名,省级管理办公室审核
2018年11月21-30日:符合申报标准的学生根据个人兴趣爱好、学科特长在“英才计划”网络工作平台申报并选报导师。中学推荐至省级管理办公室审核通过。
(三)学生学科潜质测试
2018年12月1-10日:省级管理办公室和高校组织学生进行学科潜质测试。
(四)导师网上初审
2018年12月11-20日:导师根据学生申报材料及测试结果,进行网上初审。
(五)导师面试,报送学生名单
2018年12月21-31日:高校和省级管理办公室按学科组织面试,确定入选学生名单。省级管理办公室将入选学生名单报全国管理办公室备案。
(六)组织师生见面会
2019年1月1-10日:省级管理办公室组织高校导师、中学指导教师、学生和家长共同参加的师生见面会,明确“英才计划”的目的意义、培养内容和参与要求。学生与导师、中学老师与导师建立对接机制。
(七)学生培养
2019年1-12月:学生进入正式培养阶段。由导师根据学生兴趣和实际情况提出培养计划,师生共同实施。省级管理办公室和高校适时开展中期评价。全国管理办公室将组织冬令营、夏令营、野外科学考察等综合实践活动。
(八)年度评价与总结
2019年11-12月:省级管理办公室和高校撰写并提交年度工作总结。全国管理办公室对全部学生进行年度评价,进行年度工作总结。
最后附上联系方式:
Top1
Top2
3
2021-07-02 16:12:30
4
2020-12-10 18:30:44
5
2020-12-09 19:45:22
6
2019-08-30 14:03:32
7
2019-03-03 10:06:22
8
2019-03-03 09:54:49
9
2018年英才计划生物学科论坛,14个省市36名优秀学生参加
2019-03-03 09:51:22
10
2019-03-03 09:45:16